羊皮纸论坛目录 / 感情心灵 / 心灵励志 / 人生观 /

严长寿 - 年轻朋友请走一条追寻自我的天赋之路

发表新主题
随机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
严长寿 - 年轻朋友请走一条追寻自我的天赋之路

年轻人不能靠别人打前锋,自己动都不动,年轻人要有自己主张、自己的判断、找到自己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初衷,这样才能激发自己无可救药的热忱!

让我先说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年轻人的故事吧!

他,在士林夜市旁长大,十六岁还是淡水商工餐饮科学生时,就在亚都饭店巴黎厅当学徒。

今年三十六岁的江振诚(Andre Chiang),如今是国际餐饮圈表现最出色的台湾人之一。

去年他所主掌的新加坡Jaan par Andre餐厅,名列知名的「英国 贝勒格利诺」全球五十大餐厅之第三十九名。

他身上传奇无数。二度被《时代杂志》封为「印度洋最伟大的料理」、餐饮指南《Relais and Chateaux》将他列为「○六年全球最佳一百五十位主厨之一」、Discovery 选他为「○六亚洲十大最佳青年主厨」。

江振诚从来没有念过大学,但却在竞争激烈的法式料理中,从台湾出发、一步步站上国际顶尖的法式料理舞台,他走过的路,充满荆棘,却是一路跟随内心热情的追寻梦想之旅。

但,请恕我直言,台湾的「江振诚」们真的太少了。

环顾周遭,我看到更多年轻朋友,对未来感到迷惘失去方向者,比比皆是,我的痛心更甚。

因此,我想对年轻人说一些重话∶很多人即使读到大学、拿到硕士、博士,也是白读,因为并非自己的天赋所在、天命归属,未能发挥真正的潜力与热情,结果在职场与生活都得过且过,浪费生命。

年轻人应具备的能力

在过去在各种场合演讲,我不断强调∶年轻人要懂得倾听自己,清楚自己的天赋何在;也要学会观察,下精准的判断;面对世俗的潮流,要有勇气提出主见;更重要的是勇於尝试,甚至挑战自己极限,为生命创下更大的格局。

对我来说,这是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年轻人都必需具备的五大基础能力。

「倾听」自己内心的能力 

「倾听」,是与自己深刻对话,了解自己的能力。

特别是年轻人必须能够分辨「兴趣」和「能力」之间的不同。

也许有人觉得兴趣就是他的能力及优势,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你可能热爱音乐,却缺乏成为音乐家的精湛技巧,因为音乐涉及音感、听力及基本节拍观念等,甚至创作的天分,也需要後天的学习苦练。

再譬如美术,你必须对颜色、形状、布局等很敏锐,否则做不了好的画家;再如你想做外科医生,除了医学知识训练外,必须具备灵巧的双手,外科医生的双手必须能在开刀的关键时刻,灵巧地在人体内部操作复杂的器械;更别提厨师要有出色的味觉、嗅觉,甚至艺术涵养等。

如果你有兴趣又有能力,两项优势相辅相乘,也许可以达到最 天赋的最佳结果。

但在这之前,你要学会倾听你的内心,到底你真正喜爱的是什麽?

哪方面是你真正可以发展施展的领域? 

「判断」的能力 

现在社会充斥各种看似酷炫的流行,很容易让年轻人迷失。

好比在很多职业学校,「调酒」变成很热门的选课。

年轻人大都觉得花式调酒可以将酒瓶往上甩,可以手伸到背後接瓶子,非常酷帅,幻想著「调酒师」未来应该也是抢手的工作。

但如果有位年轻小伙子带著这项技艺到真正的职场,我想除了几个以酷为号召的Pub与夜店外,在真正的餐饮行业中可能一点用都没有。

因为如果他只学会A瓶酒加几盎司、B瓶酒加几滴之类的小技俩,一直停留在「求其技,没有深思其艺」的层次,可能连真正的品酒能力都付之阙如。

再拿厨师传统的盘饰来说,「刻花」的确是门大学问,但比起在食材上刻花、雕龙,用相对软度材质的蔬果做各种造型,这些对三义的木雕师傅简直只算是雕虫小技。对於一个厨师,如果苦练後能将一个萝卜雕成一尾生动的龙,却无法让人品尝到一道真正美味的好菜,实在也是本末倒置的事。

好的厨师要对食材的特性、口感充分掌握,对烹调的技巧十分纯熟,对顾客的期待也完全了解,更甚最好有美学涵养…。而刻花、雕龙只具妆点性质的技术。

因此,年轻人要有能力判断哪些能力是真金不怕火炼,能够保证你的未来,不怕被潮流起落淘汰。

也要了解,工作能力不等於生活能力,更不是每个人都要跑第一名,心中要建立一套明晰的价值观。

拿出「主见」的能力 

现在的年轻人,看似表面上很多选择,但碰到像人生志向、选择念什麽科系、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这一类「关键选择」时,其实茫然失措、随波逐流的多,胸有定见、勇往直前地少。为什麽?

原因之一是过去从父母、学校到教育体制甚至整个社会环境,疏於培养孩子自主的空间,鼓励他们勇敢探索、思考和选择,以及为自己负责的机会,造成孩子成长後,很难找到自己的「真爱」。

对比国外的年轻人,念完「高中」满十八岁後,等於宣告制式学习的结束。

很多欧美大学生在申请大学时,刻意选在远 家乡、甚至是不同国家的大学,目的就是为了拓展视野。

很少人像台湾大学生,一直念到大学或研究所,都待在同一个地方,直到临毕业了,才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生涯。

放在国际的水准来看,这样都已经慢人家太多了。

长久以来,台湾整个教育系统,把「休学」看成非常严重的事,通常是生病、遭逢家庭重大事故等,学生才会休学。

很少学生像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Bill Gates)哈佛大学念到一半,二十岁就休学,和他的夥伴躲在车库不眠不休撰写程式。

虽然哈佛几乎已是每位莘莘学子心目中的真理 殿(刚好哈佛的校训就是「真理」,拉丁文VERITUS),他就是觉得学校已经不足以教我了,有勇气说∶「够了,我要先停下来,我要创造属於自己的未来。」

我要强调我绝不是鼓励大家休学,而是学校本身不是青年庇护中心,如果学校经不起考验,不具备竞争力,或不合 於你自己,你能不能拿出主见,选一条可以完全实践自己梦想的道路?

「实践」与「学习」的能力 

七零年代初期因为工作关系,我开始颦繁出入欧洲,我看到一大堆欧美的学生,用非常低廉的五块美金一天,到欧洲自助旅游。

我曾看过一大堆年轻学生在欧洲各大美术馆里,或静坐几小时画素描、或对各项展览抄写记录心得。

就像呼吸有深有浅,这些年轻人从传统的教室走出来,抛开书本,展开他们自发性的「深学习」。

八零年代,我看到经济成长後的日本青年人做同样的事情。

甚至到了九零年代,我渐渐看到很多韩国青年学生走同样的路。

综合过去几年在世界各地的观察,我发现每个国家经济到了一定阶段,都有会求知若渴的年轻人,背包一撼,带著满腹的好奇心,走上探索世界(自己)之路。

可是,同样经济成长过程中在旅游路上我却很少看到台湾青年。

台湾的年轻人在这场探索世界的旅程中,彷佛缺席了。

当然,在交通旅游这麽便捷的今天,台湾年轻人是有出国,也有修学旅游,也有到各国民宿体验生活,甚至这几年还流行打工渡假(working holiday)。

去纽西兰摘奇异果、剪羊毛,这些磨练,也许让语言流利一些,或生活能力强了,但这样打工渡假,跟之前我在巴黎、伦敦、慕尼黑美术馆、博物馆看到年轻人,大规模深入的学习,这是有差别的。

很多台湾年轻人是跨不出大门的,没有企图心也没有勇气。

愿意背著背包到世界各地「深学习」的台湾年轻人,可说是凤毛麟角,那种挑战极限的野心太弱了。

对世界「好奇」的能力 

法律及父母是外在的限制,但如果台湾年轻人真对世界还有求知欲、还有好奇心,他们还是会想办法克服困难出国。但是,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在於∶台湾年轻人对世界没有好奇心。

没有好奇的原因出在我们的学校及社会教育,非常缺乏「世界公民」的观念,也就是对整个世界现势概不关心。

从远的政治面说起∶一九七一年,台湾失去在联合国席位,之後,中美断交,长达近四十年的孤立与被排斥,多数台湾人民形成了对国际社会的严重疏 。

照理说有视野的政府,在国际政治处处碰壁,走不出去时,更要积极运用不同的管道接触世界、了解世界,尤其重要的是,让青年学习与世界同步。

但正好相反,我们整个教育系统对於国民世界观的养成付之阙如,当然也无法教导出对自己以外世界产生好奇的年轻人。

国际观是种心态,有能力接触到国际资讯,还要能与世界连贯,才不会只用狭窄的心态看问题。

曾有偏远学校学生写信来邀我去演讲,说他们是偏远地区的大学,从来得不到名人的青睐。

我去了,说∶「我真的要来骂你们,我无法想像才跟台北差几百公里,你们就认为是在偏远地区!」

如果对世界没有好奇,即使住在台北市中心,如果心态不改变,都是在世界的偏远地区。

反观美国很多孩子,十八岁就被踢出家门,自己独立料理生活,打工读书;在英国也有「GAP YEAR」的传统,政策性鼓励年轻人不要待在学校,去国外闯一闯,在海外学习或担任志工一整年;在德国,十五岁的职校中学生,璁假要自己写履历、学习应徵工作,并由雇主来打分数;到了高二,更有大量高中生飞到美国及其他国家等高中,做交换学生。

想想,假使台湾也有许多高二学生曾到美国、欧洲等地待一整年再回来,那他的英文以及对世界的了解认知,会有多大的帮助!

对於他日後是否要出国留学或对未来学习做出更正确的选择,绝对是重要的参考。

所以我要对年轻人说一句重话∶如果你没有自信、没有希望、不想 开自已的舒 圈,只要待在游泳池里划船,而不愿挑战大海冒险。

你等於在二十几岁就断送掉你自己的未来了。

  • 本文为转载文章
  • 关键字 : 能力, 年轻人, 重要, 湾年轻人, 未来, 好奇心, 好奇, 判断, 偏远地区, 高中, 阙如, 选择, 深学习, 江振诚, 找到, 当然, 年轻人要, 学习, 大学, 内心
0 0
2011-07-14T02:44:00+0000


  • 当您未登入羊皮纸时,可以利用脸书 Facebook 登入来发表回响。若使用羊皮纸会员身份发表回响则可获得经验值及虚拟金币,用来参加羊皮纸推出的活动。
发表回响
 
验证字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