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 Tom Barr 表示∶ 许多藻类孢子的诱发(induce)需要 NH4, 造成藻类萌芽的 NH4 浓度, 称为诱发点(inducement point)(在台湾可能要称为「暴藻点」才比较浅显易懂), 但是暴藻点的 NH4 浓度,暴露时间,以及每一种藻类的需求, 目前还不清楚。 不过根 Tom Barr 的说法, 暴露时间在 30 小时内一般是不会暴藻的, 这也说明了有些人使用 NH4 为氮肥且配合每日换水而不暴藻的原因。 而一但成熟的(adult)藻类出现, 也会吸收NO3和PO4, 而且才不管什麽 pH 值和光照强度的。
为此我也很疑惑, 为何美国还是建议我们NO3和PO4照样添加的? 我直接询问EI的原作者 Tom Barr, 他的答案是∶成熟的藻类活不久, 但每一种不太一样, 但只要水中还是有NH4, 就会不断诱发新的藻类出现。
这也是为何造对抗藻类时, 专家们总是说要大换水,清理底砂,还要有耐心。 底砂是NH4来源的大温床, 凡举残饵,腐尸,落叶与排泄物到了底床都得靠硝化细菌来作用。 根一些学术界的研究, 水草对於NH4的吸收有百分之70是从水中,而非根部, 而水草对NH4的吸收,水中茎叶吸收的速度是根部的70至80倍, 此外NH4在底床中过高,更会毒害水草根部(肥伤)。 这是为何翻动底床很容易造成暴藻(NH4渗出), 也是为何专家们不鼓励养太多鱼, 也很鼓励在换水时把底砂吸乾净。
除此以外, 各种细菌最先所分解出来的有基氮,有机碳和有机磷, 水草都不爱吸收, 但有些藻类却可以! 这也是为何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上, 总觉得磷酸和硝酸会暴藻, 殊不知无机的磷酸和硝酸是硝化细菌在一连串作用後的末期产物, 而非引发暴藻的最初产物。
而各种藻类诱发的原因也不太相同, 也就是并非 NH4 引爆了所有种类的藻类出现, 美国草友 Christine Bennett 所整理目前美国水草界认为各种藻类诱发的原因∶
- 本文为转载文章 [原文]
- 关键字 : 藻类出现, 暴藻, 原因, NH4, 磷酸, 浓度, 暴露时间, 暴藻点, 吸收, PO4, NH4渗出, NH4来源, 70, 鼓励, 需求, 除此以外, 速度, 还要, 较浅显易懂, 说要大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