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hk :
最近在吳曉波主持的《曉波會客廳》節目中,第一集就跟管清友、周斌就“國年輕人和日本年輕人誰更拼”的話題聊了聊當代年輕人。誠然在近年來,不結婚、不買房、不愛工作、一部分內卷一部分佛系……這是最近媒體喜歡給中國年輕人加的形容詞,而與其高度重合的,還有同樣趨向躺平的日本年輕人。那麼這兩國年輕人,到底在對生活的態度上存在哪些異同?其實在小編看來,相比起階級分化嚴重的日本,中國年輕人還是存在拼勁的,比如很多頭部公司創始人都很年輕,很多主播經常是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中國的市場體量龐大,隨時會有新機會,比如飲料市場,都碳酸飲料都被可口和百事霸佔,卻能半路殺出個元氣森林。
而在日本,各個產業長期被巨頭壟斷,衣食住行都繞不開他們。年輕人機會沒有什麼創業的勁頭,他們認為只要畢業之後做一個合格“打工人”就行了。日本的年輕人大都處於“低欲望”,能過則過,躺平就行,不想結婚,幾百萬宅男甚至躲在家裏不出門。
此外還有個有趣現象是,今年以來全球多國深陷通脹之中,但唯獨日本的物價卻一直在跌。日本的年輕人不愛花錢,只買生活必需品,被戲稱為通縮的一代。而日本的問題主要就出在人口上。1995年日本30歲以下年輕人口見到最高點,之後就開始一路下降,至今已經下降了1/3。同樣在1995年,日本65歲以上老人的占比超過了15%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這一比例至今已經漲到30%。
伴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日本從1970年開始的國民收入倍增計畫也在2000年附近戛然而止,30年收入上漲5倍的神話告一段落。此後的20年多裏,日本人稱之為逝去的20年,國民收入原地踏步幾乎沒有任何上升。老百姓的錢袋子裏沒錢,自然也就不敢消費。隨之而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也徹底摧毀了日本經濟的潛力。
而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目前隨著老齡化社會的迫近,不管是中國還是日本,社會通脹都正悄然開始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一定影響,而如果年輕人要抵禦這種通脹壓力,除了要在日常中要主動開闢創收管道,通過兼職、副業提高收入水準外,理財也是我們快速運用手頭閒錢增值財富的重要途徑,特別是目前具備避險屬性的現貨金投資,我們更是能運用微點差帳戶以較低的成本支出進行理財,高效抓住大行情機遇快速增值財富,進而增加我們手頭上可支配的資金,獲取更好的生活體驗,而無需自怨自艾只想躺平。
- This is a declared original article, to respect the copyright, please do not repost this article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author.
- Keywords : 生活, 中國, 1995年, 重要途徑, 進而增加, 通過兼職, 通脹壓力, 這一, 迫近, 近年來, 躺平就行, 趣現象, 超過, 資金, 誠然, 話題聊, 衣食住行, 處於, 自然, 能過則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