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紙論壇

羊皮紙論壇

分享讓知識傳播,閱讀讓心靈成長, 創作讓文化傳承,讓我們共同努力。
  • 禁止廣告文
  • 知識傳播
  • 閱讀
  • 心靈成長
  • 創作
  • 文化傳承
羊皮紙論壇目錄 / 感情心靈 / 心靈勵志 / 親子關係 /

我們能擁有孩子多少年?

發表新主題
隨機主題
上個主題
下個主題
|
我們能擁有孩子多少年?

3歲,他去上幼兒園了,看著他小小的堅強的背影,心中又喜悅又有點小小的心酸。離別了一整天,孩子看到你高興得奔跑過來,撲在你的懷裡。跟你說:媽媽,我想你了。那一刻,抱著孩子就像抱著了整個世界。

6歲,他上小學了,孩子終於走進校門,這是多麼值得紀念的事情,孩子的人生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卻沒想到,這也是孩子離開我們的第一步。他已經對與你分開一天習以為常了,而且他喜歡每天去學校,這是他更喜歡的生活。甚至,他有時還會說:媽媽,在家好無聊,沒有小朋友和我玩。

12歲,他上初中了,甚至有的開始上寄宿學校,一個月或者幾個月回一次家,見上一次面。他們開始不再依賴你,甚至,他們喜歡和你對著看。你想幫他們做點事情,他們說:媽媽,我自己來吧。突然覺得這句話讓我們覺得好失落,孩子是不是不再需要我們了?

18歲,他離開你去上大學,一年回來兩次。回來的好幾天前,家裡的冰箱就裝不下了,為他準備了各種各樣他喜歡吃的東西。可是一回來打個照面,他就忙著和同學朋友聚會去了。從此,你最怕聽到的一句話是:媽媽,我不回家吃飯了,你們自己吃吧。

大學畢業後,孩子留在了遠方工作,一年也難得回來一次了。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幾天就走了。你最盼望的就是孩子的電話,希望,孩子對你說一聲:媽媽,我很好,你保重身體。這樣就足夠了。

孩子結婚了,回家的時間有一半勻分給了你的親家,孩子回來的更少了。你已經習慣就老倆口在家了,但是,你最希望聽到孩子對你說:媽媽,今年過年我回家過啊!

當孩子又有了他們自己的孩子,你已經不再是他們的家庭成員了,他們的一家三口(或一家n口)裡,已經不包括你們了。

而我們 。 也慢慢的習慣了這樣的日子。只是習慣在閒來無事的時候,經常翻翻相冊,看看我們自己的一家三口,無論孩子身在何方,他卻永遠是我們家庭中無可取代的一員。

是啊,其實當孩子在身邊的日子,我們是多麼幸福。可是有時我們卻還會抱怨。

抱怨為了培養他,花費了太多的精力與金錢...

可是,如果你想想,10多年後,就算你想要,也沒有機會了。孩子會不停的長大,過了這個時期他就再沒有這個時期的習性。

你是不是常常在他斷奶後懷念餵他吃奶的日子,可是那時你卻覺得好累好辛苦好厭倦。

是不是常常看他以前吃手的照片覺得好可愛,可是你曾經卻為要不停的給他洗手而煩惱透了。

是不是在他褪去童聲後,特別想念他曾經奶聲奶氣的聲音,可是他以前撒嬌的時候你卻很不受用。

是不是當孩子去上學後你特別懷念他黏在你身邊的日子,可是以前你卻總在想他要什麼時候才能去上學啊。

時間無法倒流,過去了就只能永遠過去了。孩子能呆在身邊的日子是多麼難得與寶貴。因為這一點,我更加的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也讓我無論遇到什麼,都心存感恩。

謝謝上天給我這麼一個孩子,讓我分享與見證他成長的每一刻。無論帶給我多少困難,煩惱,甚至挫敗,無論讓我失去多少睡眠,時間,金錢,精力,我仍然豁達,因為,這都是上天的恩賜。

當他在身邊的每一天,我都會讓他覺得幸福,也是讓我們都有一個美好的回憶。

我不會給他太多壓力,束縛,更不會給他牽絆,阻擾,但是我會適時管教,也會做量力而行的投資,因為我有責任與義務教會他生活的本領,好讓他來日自由快樂的飛翔。同時,我也會告訴他,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時,還有一條路你可以暢行,那就是回家的路。

好好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

  • 關鍵字 : 孩子, 媽媽, 身邊, 甚至, 金錢, 習慣, 精力, 生活, 每一刻, 每一, 幸福, 回家, 喜歡, 一家三口, 點小小, 飛翔, 電話, 難得回來一, 難得, 離開
0 0
2011-05-27T06:54:00+0000

魚戀秋波 Neil Y.K. :

我還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我卻邊看著文章邊流淚,因為我就是那樣一個孩子,是那個把心力放在工作上而不常和老爸見面的孩子,一心只想讓你們生活過得無憂無慮,會在心裡感到無比驕傲的孩子,當我再一次稚氣的抱著你們,其是想跟你們說我很愛你們!
0 0
2011-05-27T10:50:46+0000


  • 當您未登入羊皮紙時,可以利用臉書 Facebook 登入來發表迴響。若使用羊皮紙會員身份發表迴響則可獲得經驗值及虛擬金幣,用來參加羊皮紙推出的活動。
發表迴響
 
驗證字串

Facebook 粉絲專頁

QRCode 條碼 & APP 連結

說明
本頁網址

在相關服務標籤中,『掃描條碼,在行動裝置』或是『點擊連結按鈕,在本裝置』中開啟網頁或是 APP 相關操作。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