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紙 服務
       
       
      分享
       
      羊皮紙論壇

      羊皮紙論壇

      分享讓知識傳播,閱讀讓心靈成長, 創作讓文化傳承,讓我們共同努力。
      • 禁止廣告文
      • 知識傳播
      • 閱讀
      • 心靈成長
      • 創作
      • 文化傳承
      羊皮紙論壇目錄 / 綜爇娛樂 / 搞笑圖文 /

      鏡頭基本知識 #5:透視

      發表新主題
      隨機主題
      上個主題
      下個主題
      |
      鏡頭基本知識 #5:透視

      透視是令近處物件顯得較大、遠處物件顯得較小的現象。這是攝影的其中一個中心概念,掌握並誇大這個技巧能令您的相片有更大衝擊力。在本文中,我們會介紹三種影響透視的元素。

      影響透視的三種因素

      取得更強透視效果的三大要素
      1. 使用焦距較短的鏡頭
      2.盡可能拉近與主體的距離
      3. 從較斜的角度拍攝

      透視指近處物件顯得較大、遠處物件顯得較小的視覺現象。在攝影中,它會受三大因素影響,分別為:焦距、拍攝距離和拍攝角度。

      1.焦距:所用的焦距越短,透視效果越強。相反,焦距越長,透視效果越弱。

      2.與主體間的距離(拍攝距離或「對焦距離」):相機離主體越近,透視效果越強。相機離主體越遠,透視效果越弱。

      3.拍攝角度:相機與主體越平行(拍攝角度越淺),透視效果越弱。相反,如果您將相機與主體排列成較斜的角度,便會有較強的透視效果。

      簡單來說,最易取得最強透視效果的方法是使用廣角鏡,盡量靠近主體,並從較斜的對角拍攝。廣角鏡獨有的透視誇大效果有助拍攝出有強烈深度感、立體感和規模感的精彩相片。此效果適合配合深焦使用。

      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影響透視效果的三個因素。

      焦距

      下方的影像從同樣位置拍攝,但用同樣的標準變焦鏡頭以不同的焦距所拍。在較短的焦距(24毫米)下,透視效果相當明顯:影像中較靠近觀眾的元素顯得較大,較遠的則顯得較小。相反,在較長的焦距(70毫米例子)下,透視效果則沒有那麼明顯。

      較短的焦距(24毫米)

      EOS 5D Mark III/EF24-70mm f/2.8L II USM/焦距:24毫米/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8、1/30秒、EV+0.7)/ISO 1250/白平衡:自動

      較長的焦距(70毫米)

      EOS 5D Mark III/EF24-70mm f/2.8L II USM/焦距:70毫米/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8、1/80秒、EV+0.7)/ISO 3200/白平衡:自動

      與主體之間的距離

      下方的例子以同樣焦距(50毫米)從不同距離拍攝主體。在下方的例子中,注意建築物較接近我們的部分比例上看起來比當我從主體移開後(3米例子)較大。看看兩幅影像中廣告牌上下的線條,會發現這點很明顯。它們組成了三角形,以影像右邊緣作為底部。與線條以較漸進的角度匯聚、形成底部較窄的錐形三角的3米例子比較,2米例子中三角形的底部較闊。這顯示相機越接近主體,透視效果越強。

      較近(2米)

      EOS 5D Mark III/EF24-70mm f/2.8L II USM/焦距:50毫米/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5.6、1/200秒、EV+0.3)/ISO 100/白平衡:手動

      較遠(3米)

      EOS 5D Mark III/EF24-70mm f/2.8L II USM/焦距:50毫米/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5.6、1/200秒、EV+0.3)/ISO 100/白平衡:手動

      拍攝角度

      以下例子以相同焦距(50毫米)從不同角度拍攝。從對角拍攝主體(45°例子)令窗戶出現透視效果,扭曲了長方形。相反,從較平的角度(正面例子)拍攝的話,會幾乎沒有透視效果,長方形的窗戶如實以長方形呈現。

      對角(45°)

      EOS 5D Mark III/EF24-70mm f/2.8L II USM/焦距:50毫米/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2.8、1/320秒、EV+0.7)/ISO 100/白平衡:自動

      平面(相機及影像平面對齊)

      EOS 5D Mark III/EF24-70mm f/2.8L II USM/焦距:50毫米/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2.8、1/250秒、EV+0.7)/ISO 100/白平衡:自動

      強調透視時要注意的重要事項

      1. 構圖時要小心注意線條

      EOS 6D/EF17-40mm f/4L USM/焦距:17毫米/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8、1/160秒、EV+1)/ISO 100/白平衡:日光
      結合垂直及水平線條

      EOS 5D Mark III/EF24-70mm f/2.8L II USM/焦距:24毫米/程式自動曝光(f/8、1/250)/ISO 100/白平衡:日光
      利用引導線來創造深度

      利用廣角鏡來創作運用透視的相片時,要小心注意影像中的線條。從大膽的角度拍攝,令建築物、道路、小徑、河流及其他元素中的線條顯得更接近對角,能強化透視效果。您亦可以利用它們來為影像賦予深度,或者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導至特定的一點。

      2. 試用不同相機位置和角度

      EOS 6D/EF17-40mm f/4L USM/焦距:24毫米/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8、1/200秒、EV-0.3)/ISO 100/白平衡:日光
      低位

      EOS 6D/EF17-40mm f/4L USM/焦距:25毫米/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8、1/80秒)/ISO 100/白平衡:日光
      高角度

      從視線水平拍攝的話,不易拍攝到透視效果。您應改用低位或高角度拍攝。即使簡單地將相機輕微向上或向下傾斜,亦能帶來相當的不同。

      透視效果有助您拍到這樣的相片!

      EOS 6D/EF24-105mm f/4L IS USM/焦距:24毫米/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8、1/30秒、EV+0.3)/ISO 500/白平衡:日光
      靠近主題,從低角度以廣角拍攝
      這張休息室內的椅子呈現了美麗的綠色。我向它靠近並從低角度以廣角焦距拍攝。這張椅子較接近觀眾的部分顯得較大,但越深入影像越收窄。這展示了房間的深度。

      • 本文由作者宣告為原創文章, 為尊重著作權, 未經作者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 關鍵字 : 焦距, 白平衡, 50毫米, 24毫米, 自動, 相反, 透視效果, 距離, 角度, 拍攝角度, 主體, 下方, 200秒, 長方形, 角度拍攝, 相機, 明顯, 接近, 拍攝距離, 手動
      0 0
      2024-11-13T06:55:48+0000


      • 當您未登入羊皮紙時,可以利用臉書 Facebook 登入來發表迴響。若使用羊皮紙會員身份發表迴響則可獲得經驗值及虛擬金幣,用來參加羊皮紙推出的活動。
      發表迴響
       
      驗證字串

      Facebook 粉絲專頁

      QRCode 條碼 & APP 連結

      說明
      本頁網址

      在相關服務標籤中,『掃描條碼,在行動裝置』或是『點擊連結按鈕,在本裝置』中開啟網頁或是 APP 相關操作。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