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紙 服務
       
       
      分享
       
      羊皮紙論壇

      羊皮紙論壇

      分享讓知識傳播,閱讀讓心靈成長, 創作讓文化傳承,讓我們共同努力。
      • 禁止廣告文
      • 知識傳播
      • 閱讀
      • 心靈成長
      • 創作
      • 文化傳承
      羊皮紙論壇目錄 / 保健醫療 / 經方中醫 /

      中醫推拿的前景

      發表新主題
      隨機主題
      上個主題
      下個主題
      |
      中醫推拿的前景

      大家都說「大陸中醫領先全球」,到底大陸中醫教育強在哪裡?一般而言,大陸政府對中醫投入多、中醫教育地域色彩豐富、師資優秀,加上民眾對中醫有足夠理解和信任,這都是大陸中醫教育蓬勃發展的重要背景。

      公立大學多 學校不愁錢

      首先,大陸中醫藥大專院校數量

      多、資源豐富。台灣只有3所中醫藥相關大學或系所,且都是私立大學,相較之下,大陸以「中醫藥大學」為名的國立大學就有將近30所,且都是國家投入人力、財力等,資源充沛,因此各校發展相當興盛。

      類型豐富 大學各擁強項

      大陸中醫藥大學不止數量多,類型也很豐富。由於中醫藥具有「地域性」,即氣候不同,當地療法也就不同,使得分布大陸各地的中醫藥大學各擁強項,類型相當多元。

      例如北京中醫藥大學面對華北乾冷天氣,主採北方療法;位處燥熱南方的南京中醫藥大學專研傳染病,對付瘴癘之氣特別有心得;位於四川的成都中醫藥大學,由於四川藥材豐富,得天獨厚,因此成都中醫藥大學的中藥特別強;天津中醫藥大學則專攻針灸。又如上海中醫藥大學是中、西醫結合,且西醫比重大、投入多,形成其特色。

      師資優秀 教科書產量大

      第三,大陸中醫藥大學師資優秀,許多人直接參與教科書編撰,因此中醫藥教科書產量大、產速快。目前台灣的中醫藥系師生上課時幾乎都是採用對岸編寫的中醫教科書,頂多由台灣的出版社重新發行繁體版;參加中醫國家考試時也有許多人用對岸流傳下來的題庫。

      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班台生林峻生就表示,他就讀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是大陸中醫藥大學龍頭,校內很多教授本身就是國立教科書編輯委員,光是這一點,去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讀書就「值回票價」。且大陸的中醫藥研究深入、與時俱進、資料豐富,同一門教科書往往有好幾個版本,不會有「找不到書讀」之憾。

      一位台灣中醫藥系畢業生表示,該校中醫系的授課內容有很大一部分是古書,例如《醫宗金鑑》,《針灸大成》、《類經》、《本草備要》、《醫方集解》等,過去上課時由於大陸教科書代勞,不用直接接觸古籍;2007年她準備中醫國家考試時原本想從古書著手,但後來發現工程浩大,只好捨古書、讀題庫,但「也是大陸出版的」。

      民眾接受度大應用廣泛

      最後,在市場層面,大陸民眾對中醫接受度較大,因此中醫藥應用範圍也比台灣廣得多。換言之,兩岸民眾用很不一樣的方式理解「中醫藥」:在大陸,中醫是「活」的,可以應用在各個生活面;在台灣,中醫卻只被視為養生保健之用的「二線醫療」。

      舉例而言,每年夏季到來,大陸媒體都會報導「三伏天」,即「小暑」到「大暑」之間最濕熱的幾個日子,應該如何以中醫藥理因應,甚至趁機治病;此時也是大陸中醫診所最熱鬧的時候,「冬病夏治」對大陸民眾而言是很普遍的常識。相較之下,台灣民眾對「三伏天」卻所知甚少,媒體報導不多,中醫診所也難於推廣、宣傳活動。

      林峻生解釋,大陸民眾看重中醫,這種普遍的認知又回過頭來推升了中醫藥的望聞問切、推拿、針灸、抓藥、拔罐等技術水準,「中醫在大陸是真正『治病』用的,我就看過中醫治療長期發燒、腦積水的重大病患;這在台灣一定是被送到西醫,根本不會想找中醫。」

      資料來源:旺報/記者簡立欣

      • 本文為轉載文章 作者及出處為 http://www.wretch.cc/blog/yunc
      • 關鍵字 : 中醫, 中醫藥大學, 師資優秀, 大陸, 中醫藥, 三伏, 首先, 類經, 類型豐富, 類型, 題庫, 頂多由, 難於推廣, 針灸大成, 針灸, 重要背景, 重大病患, 重大, 醫方集解, 醫宗金鑑
      0 0
      2011-06-21T09:13:00+0000


      • 當您未登入羊皮紙時,可以利用臉書 Facebook 登入來發表迴響。若使用羊皮紙會員身份發表迴響則可獲得經驗值及虛擬金幣,用來參加羊皮紙推出的活動。
      發表迴響
       
      驗證字串

      Facebook 粉絲專頁

      QRCode 條碼 & APP 連結

      說明
      本頁網址

      在相關服務標籤中,『掃描條碼,在行動裝置』或是『點擊連結按鈕,在本裝置』中開啟網頁或是 APP 相關操作。
      QRCode